食用后极易引发中毒事件
随着气温逐渐升高,赤潮沿海海域“赤潮”进入高发期。进入沿海的期食贝类因“赤潮”蓄积毒性,食用后极易引发中毒事件。用贝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:
科学认识贝类毒素,类需谨防食用贝类风险
贝类鲜香美味,注意深受大众喜爱。赤潮我国沿海贝类有4000余种。进入常见的期食有贻贝(又叫海虹、淡菜等),用贝海螺、类需蛤蜊、注意牡蛎 、赤潮扇贝等。进入
贝类本身不产毒,期食有毒藻类是元凶
贝类本身不产生毒素,但如果其摄食了有毒藻类或与有毒藻类共生,则可能在体内蓄积毒素,形成贝类毒素。贝类毒素无色无味,在贝类体内呈自由或结合状态,主要贮存在贝类的消化器官中,如果染毒的贝类被人食用后,贝类毒素会在人体内迅速释放而导致中毒。
不同贝类对毒素的蓄积、代谢和排除能力存在很大差别,贝体内毒素含量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差异,尤其是当有毒“赤潮”发生时,贝类体内更易蓄积毒素。
常见毒素分四类,均无特效治疗药
根据中毒症状的不同,常见贝类毒素主要分为四类,即腹泻性贝类毒素(DSP)、麻痹性贝类毒素(PSP)、神经性贝类毒素(NSP)和记忆缺损性贝类毒素(ASP)。目前,我国贝类毒素中毒主要以腹泻性和麻痹性贝类毒素为主。
腹泻性贝类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是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。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口唇刺痛和麻痹,并扩散至面部、脖子、肢端,伴有头痛、晕眩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,严重者会停止呼吸、窒息死亡。神经性贝类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是肌关节无力、冷热感觉颠倒、说话吞吐困难等。记忆缺损性贝类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头晕、眼花、短期记忆功能丧失。目前,所有贝类毒素引发的中毒均无特效的治疗药物。
毒素不易被破坏,科学预防是关键
贝类毒素不会使贝体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,通过颜色和气味并不能判断其是否已染毒。煎炒、水煮、高温、高压等常用的烹饪方法也不能完全破坏贝类毒素。所以,预防和及时对症治疗是减轻贝类毒素危害的主要方法。
01 把好捕捞关
沿海地区居民不要在有毒“赤潮”预警期间“赶海”捕捞或采食贝类,平时也不要在排水口(如电厂冷凝水、生活污水)附近海域采集、捕捞贝类。
02 把好采购关
消费者在购买贝类时,要选择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,不购买来自“赤潮”地区的贝类。
03 把好食用关
食用贝类时要去除消化腺等内脏,每次食用量不宜过多。食用后如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,要立即就医,以免贻误病情。
声明:本文所用图片、文字来源《食品伙伴网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删除。
相关链接:贝类毒素,牡 蛎,扇贝
相关阅读
- 《Fire Weather: A True Story from a Hotter World》获奖
- 三位一体,震撼升级!北京国际家居产业博览会 — 助力品牌企业产品首发和成长型企业孵化的全产业链平台
- 同城引流 线上突围丨抖音星光计划大商行—福州站圆满结束
- 5个好的装修设计,你一定满意,收藏起来哦!
- 《穿过月亮的旅行》曝特辑 张子枫胡先煦默契二搭
- 又一个大胆晚收的酒庄!!!2024年份班尼杜克发售
- 厦门翰森达钢化油墨系列5月7日网上报价,价格行情
- 名流品牌双旦快闪活动完美收官 点亮魔都冬日绮梦【两性&情感】风尚中国网
- 每日感情热心短句散文网感情文章—深夜感情小故事
- Nike携手Skims打造全新品牌“NikeSkims”
- 2025相约沙特国际玻璃工业博览会,企业新闻
- 1至3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人次9586.83万
- 吸战浩特有哪些景面值得一玩
- 从化学处理到物理分布:铝银浆技术特性解析,企业新闻
- 2024年国家药品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9.4%
- 9大热门风格配色秘笈
- 50个短篇感情故事最细辟的感情语录心灵感情好文赏识
- 厦门翰森达钢化油墨系列5月7日网上报价,价格行情
- 国家医保局规范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等7类医用耗材医保通用名
- 欧洲顶 级门窗供应商MACO五金走进新豪轩门窗,共商共谋共赢新未来